Take a photo of a barcode or cover
288 pages • first pub 2010 (view editions)
ISBN/UID: 9789862623701
Format: Paperback
Language: Chineset
Publisher: 貓頭鷹
Edition Pub Date: 10 January 2019
Description
◎初版書名:流動的大都會城市,是你我生活的重心?或者逃離的主題?關於城市,我們想要的、真正需要的,以及可以打造的,會是什麼樣貌?黎辛斯基再次以文學的底蘊、堅實的案例與洞察的分析,引領我們看見城市流動的生機。超高建築雖然展現建築家的能力,也提供地標,但這些建築物的出現,究竟是現今環境的「需求」,或只是心態扭曲的「建築競賽」?整體的規畫與個別的建築競賽,何者才是影響城市定位的指標?一座城市的好壞會否因為一兩座建築而被徹底改變?從古根漢美術館的畢爾包效應我們得到何種啟示?反思101和台中歌劇院是...
Community Reviews
Content Warnings
288 pages • first pub 2010 (view editions)
ISBN/UID: 9789862623701
Format: Paperback
Language: Chineset
Publisher: 貓頭鷹
Edition Pub Date: 10 January 2019
Description
◎初版書名:流動的大都會城市,是你我生活的重心?或者逃離的主題?關於城市,我們想要的、真正需要的,以及可以打造的,會是什麼樣貌?黎辛斯基再次以文學的底蘊、堅實的案例與洞察的分析,引領我們看見城市流動的生機。超高建築雖然展現建築家的能力,也提供地標,但這些建築物的出現,究竟是現今環境的「需求」,或只是心態扭曲的「建築競賽」?整體的規畫與個別的建築競賽,何者才是影響城市定位的指標?一座城市的好壞會否因為一兩座建築而被徹底改變?從古根漢美術館的畢爾包效應我們得到何種啟示?反思101和台中歌劇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