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a photo of a barcode or cover
A review by ash723
Fortress Besieged by Qian Zhongshu
5.0
因为并未步入过婚姻,于是无法从婚姻角度去品味这本书。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让阅读体验逊色,我甚至高兴于多年以后重读时肯定会读出新的味道。这本书看似简单,实际上感觉层次蛮多的。我就从一位刚步入社会的、同为留学生的角度来翻阅了。
个人觉得这本书就是在阐述一句我多年前看到过的话:总有一天,人人都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从意气风发的归国青年,一步步走进社会,变得世俗不堪,最终在婚姻的牢笼里斤斤计较,变成在街上落魄又孤单的身影…这是方先生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路吧。一开始想要走出井底,看看更大的世界,实现狂妄的野心,年轻的时候感觉自己身上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可是后来还是要按部就班,面对柴米油盐,昔日的爱人从梦中情人变成家里的黄脸婆或是只会葛优躺的坏脾气男人…每个人最终还是要承认自己就是个平凡人,追梦追到最后还是要踏踏实实过日子。结尾如此消极,消极到激起了我的不甘心,好像不愿承认这也多半会是自己的将来。
知乎上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读懂了围城时已成了城中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城吧。我们看着别人的光鲜,嫌弃自己的平庸,别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看待我们。也许最好的答案便是承认自己的平庸后又能够坚持对生活的纯真与热血吧。虽然不能年轻一辈子,但赤子之心并不是过了一个年龄就一定会消失的东西。面对现实,塌实追梦。这便是我读完本书最大的收获了,也许还是被自己影射的部分占了很多吧。
放几句我觉得对我来说蛮有意思的句子吧:
“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
“发国难财和破国难产的人同时增加,各不相犯:因为穷人只在大街闹市行乞,不会到财主的幽静住宅区去;只会跟着步行的人要钱,财主坐的流线型汽车是跟不上的。”(这说的不就是旧金山吗…太可怕了)
插一句嘴。摘抄到这里总觉得其实变得世俗并不是坏事。世俗是什么?我的理解(可能不太准确)就是俗气。不高雅,不超凡脱俗,太接地气,太计较,太爱耍小聪明和心机。自以为很了解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好要怎么做,于是眼光被局限在如何生存而不是如何生活。说得好像有多难听,实际上不过是作为普通人的特性,而且是家境并没有那么优越所以必须要自己打拼才能存活的人的特性。他们没有时间和眼界去讨论阳春白雪,去欣赏诗歌舞曲,去理解各种文化和思想和哲学的重要性。可这并不是罪过,平凡从来不是罪,想要更好的生活也不是罪。说到底,我能在这里欣赏文学而不是计较今天的时间拿去写文评了而不是去挣点外块也是因为我的生活条件允许我这么做。窘迫起来,我们谁都没办法去计较如何把日子过得小资又高雅,毕竟高雅本身就是奢侈。也许我一直以来很不屑一顾的所谓世俗,也不过是他人生活所迫而导致的。自以为是的人,其实是我自己吧。
“他入世多年,明白在一切机关里,人总有人可替,坐位总有人来坐,怄气辞职只是辞职的人吃亏,被辞的职位漠然不痛不痒;人不肯坐椅子,苦了自己的腿,椅子空着不会肚子饿,椅子立着不会腿酸的。”
能够看到和想到别的东西,是我的幸运。对于生活着重点和我不同的人,我理应体谅,不应产生莫名的优越感。每个人都活得不易,只要不伤害别人,本性善良,便不是罪过。
个人觉得这本书就是在阐述一句我多年前看到过的话:总有一天,人人都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从意气风发的归国青年,一步步走进社会,变得世俗不堪,最终在婚姻的牢笼里斤斤计较,变成在街上落魄又孤单的身影…这是方先生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路吧。一开始想要走出井底,看看更大的世界,实现狂妄的野心,年轻的时候感觉自己身上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可是后来还是要按部就班,面对柴米油盐,昔日的爱人从梦中情人变成家里的黄脸婆或是只会葛优躺的坏脾气男人…每个人最终还是要承认自己就是个平凡人,追梦追到最后还是要踏踏实实过日子。结尾如此消极,消极到激起了我的不甘心,好像不愿承认这也多半会是自己的将来。
知乎上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读懂了围城时已成了城中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座城吧。我们看着别人的光鲜,嫌弃自己的平庸,别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看待我们。也许最好的答案便是承认自己的平庸后又能够坚持对生活的纯真与热血吧。虽然不能年轻一辈子,但赤子之心并不是过了一个年龄就一定会消失的东西。面对现实,塌实追梦。这便是我读完本书最大的收获了,也许还是被自己影射的部分占了很多吧。
放几句我觉得对我来说蛮有意思的句子吧:
“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过,想到而已。”
“发国难财和破国难产的人同时增加,各不相犯:因为穷人只在大街闹市行乞,不会到财主的幽静住宅区去;只会跟着步行的人要钱,财主坐的流线型汽车是跟不上的。”(这说的不就是旧金山吗…太可怕了)
插一句嘴。摘抄到这里总觉得其实变得世俗并不是坏事。世俗是什么?我的理解(可能不太准确)就是俗气。不高雅,不超凡脱俗,太接地气,太计较,太爱耍小聪明和心机。自以为很了解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好要怎么做,于是眼光被局限在如何生存而不是如何生活。说得好像有多难听,实际上不过是作为普通人的特性,而且是家境并没有那么优越所以必须要自己打拼才能存活的人的特性。他们没有时间和眼界去讨论阳春白雪,去欣赏诗歌舞曲,去理解各种文化和思想和哲学的重要性。可这并不是罪过,平凡从来不是罪,想要更好的生活也不是罪。说到底,我能在这里欣赏文学而不是计较今天的时间拿去写文评了而不是去挣点外块也是因为我的生活条件允许我这么做。窘迫起来,我们谁都没办法去计较如何把日子过得小资又高雅,毕竟高雅本身就是奢侈。也许我一直以来很不屑一顾的所谓世俗,也不过是他人生活所迫而导致的。自以为是的人,其实是我自己吧。
“他入世多年,明白在一切机关里,人总有人可替,坐位总有人来坐,怄气辞职只是辞职的人吃亏,被辞的职位漠然不痛不痒;人不肯坐椅子,苦了自己的腿,椅子空着不会肚子饿,椅子立着不会腿酸的。”
能够看到和想到别的东西,是我的幸运。对于生活着重点和我不同的人,我理应体谅,不应产生莫名的优越感。每个人都活得不易,只要不伤害别人,本性善良,便不是罪过。